红色历史 走进池州 经济概况 旅游文化池州名人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地方特产 > 西山焦枣

西山焦枣

西山焦枣产于池州市贵池区棠溪乡西山村,始于五代十国,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。

据《贵池县志》记载,从宋仁宗天圣年间(公元1023--1032)起,西山焦枣就是贡品。

中文学名:西山焦枣

产地: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西山村

出处:《贵池县志》

出现时代:五代十国

2016092314260227_2r258Fq2.jpg

2016092314260226_KHvAQSU6.jpg

西山的枣林大部分坐落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上。这里土壤疏松,云腾雾涌,生产的青枣皮薄、肉厚、糖多、核小、个大,形似冬瓜,故又称冬瓜枣,是制作焦枣的上等原材料。西山焦枣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,先蒸后烘,反复多次,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。制成以后,色如紫金,形如玛瑙,柔软鲜嫩,甘甜溢香,可谓色、形、质、味样样俱全,营养价值高于金丝琥珀枣和蜜枣。

“西山焦枣”为历代皇家贡品。西山枣树生产在高海拔的山上,特殊的气候土壤使西山枣树结的枣子青时清甜脆嫩,皮薄核小,肉质细腻,含多种维生素,具有益阳补血,调理生机,养心定神,防止动脉血管硬化等功效。焦枣制作工艺独特,用西山枣子制成的焦枣,色如紫晶,形如玛瑙,人若啖之,经年不忘。这里还有个日服一枣,长生不老的说法,虽然这只是个玩笑,但也说明了这焦枣在当地的影响了。